看文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很多人每天都在“吃塑料”?微塑料5大隐蔽来源,第一个太意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3:54:00    

我们生活中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可能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侵入你的身体,它就是——微塑料!除了常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微塑料的侵入途径远比你想象的更隐蔽,最后一个太意外!

健康时报图

很多人每天都在“吃塑料”

微塑料的5个隐蔽来源

1. 嚼一个口香糖释放上千个微塑料

2025年3月,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会(ACS)春季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嚼一块口香糖能释放出成千上万的微塑料颗粒。特别是嚼8分钟,就能释放出94%的微塑料。

数据显示,每克口香糖大概能释放100个微塑料颗粒,有的口香糖每克能释放出600个。一块普通的口香糖重2~6克,所以一块口香糖最多能释放3000个塑料颗粒。

研究发现,不管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口香糖,嚼的时候释放的微塑料数量和类型都差不多。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微塑料在嚼口香糖的前2分钟内就脱落了,嚼8分钟,就能释放出94%的微塑料。

2. 一次性纸杯喝热饮释放数万微塑料

2020年,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把热饮倒进一次性纸杯里,大概15分钟,这些纸杯就会往饮料里释放两万五千多个微米大小的微塑料微粒。

研究人员介绍,如果用纸杯装热咖啡或者热茶,15分钟不到,纸杯里的那层塑料就会开始分解,然后把25000个微米大小的颗粒释放到热饮里。如果每天用一次性纸杯喝三杯茶或者咖啡,那么每天就会不知不觉地喝进去75000个塑料微粒。

3. 每升瓶装水约有24万个塑料颗粒

2024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升瓶装水中平均约含有24万个塑料颗粒。

研究人员测试了在美国销售的三种流行品牌的瓶装水,分析了小至100纳米大小的塑料微粒。他们在每升瓶装水中发现了11万~37万个塑料碎片,其中90%是纳米塑料,其余的是微塑料。研究人员指出,当你捏瓶子或者反复拧瓶盖的时候,这些微塑料颗粒很可能就掉到水里了。

4. 用茶包泡茶喝会释放大量微塑料

2019年,研究人员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研究指出,用尼龙66或者聚酯(PET)做成的茶叶袋,泡在95度的热水里5分钟,会释放出116亿的微米级塑料和31亿的纳米级塑料颗粒。

也就是说,喝用茶包泡的茶时,大概会有140亿个塑料微颗粒跟着茶水进到身体里,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健康时报图

5. 每克清洁海绵释放650万微塑料

2024年《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发现,“清洁海绵”每磨损1克,就能释放出650万个微塑料。

研究团队从市场上购买了3个知名品牌的清洁海绵,然后反复用它们在有纹理的金属表面上摩擦。当其被粗糙的金属表面磨损后,结果直观显示,清洁海绵每磨损1克,就能产生240万~1010万的微塑料纤维。

健康时报图

这些器官正在被微塑料入侵!

1. 大脑

2025年1月,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证实,微塑料颗粒会被免疫细胞吞噬,然后随着血液流动,最终停留在大脑的血管中,这可能会导致血管堵塞、脑血栓,并导致神经行为异常。

2. 颈动脉

2024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示,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已经侵入颈动脉组织中,这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死亡的风险。

数据显示,与那些动脉中没有检测到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人相比,检测到这些塑料的人在未来34个月的随访中,发生心脏病、中风或全因死亡的风险高出4.53倍。

3. 骨髓

2024年发表在《有害材料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所有参与者的骨髓里都有微塑料,大多数的大小在20~100微米之间。

该论文通讯作者、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张韶凯在2024年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介绍,研究发现微纳米塑料存在于人体的骨髓中,这可能是血液肿瘤发生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4. 肺脏

2022年一项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研究指出,从13名手术患者被切除的肺组织中,选择了与病灶相邻的健康肺部组织样本,其中11人的肺组织内出现了直径从4微米到2毫米不等的微塑料,大多呈纤维状或碎片状。

5. 子宫

202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人员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在不孕女性中,子宫内膜遭受了多种微塑料的污染现象。

该研究采用两种方法检测了不孕女性在诊治中剩余的子宫内膜组织,发现患者子宫内膜受到了多种微塑料的污染,微塑料的大小在2~200微米之间。研究还发现,微塑料颗粒越小,进入血液循环、侵入内脏器官的可能性越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减少微塑料摄入生活中做好这几点!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陈晨2025年3月在科室微信公号刊文分享了4个减少微塑料摄入的方法。

1. 减少塑料包装

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选择没有塑料包装的食品,或者选择用玻璃、纸和金属包装的产品。

2. 改变饮食习惯

避免外卖食品重复微波炉加热,避免使用塑料杯装热饮,避免使用塑料袋或保鲜膜包裹滚烫食物,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

3. 食物加热处理

烹饪时,使用沸水焯烫蔬菜,可以去除表面约78%的附着颗粒。饮水时,选择烧开并过滤过的水,而非直接饮用瓶装水。研究发现通过简单烧开并过滤水,可以去除高达84%的纳米/微塑料。

4. 多选天然产品

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或天然纤维产品替代塑料制品,选择天然纤维衣物而非合成纤维,定期清理家中的垃圾并减少塑料废物。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大兴区应急管理局科学指导安全生产观察哨企业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大兴应急】为确保安全生产观察哨机制取得实效,4月17日,大兴区应急管理局在安全生产观察哨第一次例会上率先动议事项,为观察哨企业做好表率,提振信心。本次动议事项,重点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旨在解决危化品监管企业与评审单位对接不畅、了解不充分、选择范围窄等问题。按照议事规则,区应急管理局于

大使杨扬,正式赴任

中国驻圭亚那大使馆消息,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圭亚那特命全权大使杨扬抵圭履新,圭外交部礼宾司长伊夫林大使、使馆主要外交官到机场迎接。公开信息显示,杨扬,女,1973年9月生,大学毕业。她曾任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务司副司长等职。据介绍,圭亚那合作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北部,西北与委内瑞拉交界,南与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