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这里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几场春雨过后,位于竖新镇竖河村的一片林地内,一朵朵硕大的赤松茸长势喜人,迎来了出菌高峰期。村民们穿梭于林间,忙着采收、分拣、装筐,将这些优质食材销往市场。


“最近是赤松茸的最佳生长期,每天可出产赤松茸30斤左右,等气温再升高一点,最多一天能采收200斤左右,采摘期可持续至5月。”这几天正忙着对接市场的竖河村党总支书记杜红兵说,赤松茸每斤的销售价格在13-15元,生产销售顺利的情况下,亩产可达2万元左右。

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肉质爽滑鲜嫩,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杜红兵表示,赤松茸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非常适合林下种植。考虑到赤松茸收获后的土地闲置期较长,村里以轮种模式,在林下种植灵芝、黑木耳等林下经济作物,进一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据介绍,竖河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耕地面积2600多亩,其中公益林面积1800亩,占总耕地的70%。面对集体资产匮乏、土地资源有限的现状,竖河村决心挖掘现有资源潜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几年,我和村两委成员多次外出考察,看到了不少林下种植的成功案例,最终确定了在竖河村发展林下经济的路子。”竖河村驻村第一书记蔡晟翀说。


所谓“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地种植食用菌类产品,是一种以林为主、农林复合共赢的经济模式。蔡晟翀介绍,村里不仅争取到了区里“家门口的产业”补助资金,还和上海农科院的专家教授对接,邀请他们为林下种植品种和技术谋良策、开良方。“新引进的灵芝,就是上海农科院研发的最新品种,喷粉量少、管理起来十分方便。林下种植,也很契合灵芝喜阴的习性。”


去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竖河村按照“党建引领+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经营,首次在林下试种赤松茸、灵芝等作物,喜获丰收,让村集体收益超过10万元。更重要的是,林下经济作物管护对劳动力要求不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钱赚。村民郁超贤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2-5月采摘赤松茸、9-10月采摘灵芝,技术门槛不高,每天能有100多元工钱补贴家用。”
为了积极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竖河村不仅与周边的老年食堂、农贸市场建立合作关系,还积极探索电商销售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将这些优质的林下经济作物销往全国各地,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不断拓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新模式、新途径,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杜红兵表示。
记者:郭杨如熠
部分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编辑:焦倩倩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商丘:中医药文化浸润童心 健康科普护航成长
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黄杰 苏杭 为深化全民健康理念,弘扬中医药文化,4月16日下午,商丘市第一回民小学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商丘市中医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活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先行受邀走进校园,以"回归自然 小儿体健"为主题,为全校
“阅读大篷车”开进丽水,除了好书和展演,还把网络文学送往山乡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雯 通讯员 俞姝辰“浙版·全民阅读大篷车”又出发了!4月16日,“浙版·全民阅读大篷车——走进丽水”启动仪式在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湖川村举行。即日起至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浙版·全民阅读大篷车”将开往丽水市缙云县湖川村、青田县山口村、松阳县北山村、遂昌县含晖村、龙泉市住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