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衰退新标志物发现
《自然·医学》杂志3月31日报道了一个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与衰退的潜在新生物标志物。这个蛋白指标或能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其涉及的复杂病理过程最早会比临床症状提前几十年出现。认知衰退是指思考能力的逐渐丧失,其速度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有快有慢,症状发作通常在40岁到100岁之间。从轻度认知受损进展到痴呆症一般需要2—20年不等。虽然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检测技术已取得进展,但这些指标无法完全解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观察到的认知受损差异。
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此次对美国、瑞典和芬兰的6个独立人群共计3397人的脑脊液开展了大规模蛋白质分析,脑脊液是指包裹大脑和脊髓的液体。分析结果再与这些受试者的脑脊液和脑扫描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数据、认知功能、年龄、性别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相结合。
团队发现,特定脑脊液蛋白与认知受损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独立于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他们利用机器学习分析显示,YWHAG和NPTX2这两种突触蛋白的比例,可能是比当前金标准生物标志物更为可靠的认知受损指标。该比例(即YWHAG:NPTX2)上升与认知受损和痴呆症概率升高相关。这个比例从生命早期开始就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且还能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和进展。
新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发现和监测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而这个生物标志物或还能为相关药物治疗性临床试验寻找到更灵敏的标志物。
热门文章
TOPSKYS亮相杭州第二十二届CACLP展会 IVD产品方案大放风采
2025年3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试剂博览会(CACLP)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参展,覆盖体外诊断(IVD)全产业链,涵盖检验医学、输血医学、独立实验室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品展示。作为全球IVD领域的旗舰展会,CACLP通过
江苏本周气温玩“蹦极” 最高气温冲上30℃再跌到10℃
刚刚过去的周末,春色满园,三月花香,正是出游的好时光。本周天气持续晴好,气温不断攀升,预计到26日,本轮升温将达到顶峰,江苏全省最高温度将冲击30℃。明明才入春怎么就“无缝衔接”夏天了?不过周三过后,冷空气重新占据上风,气温又将“恢复正常”。从天气预报来看,24日全省最高温度将超过27℃,而25日和
最新文章
全国知名青年企业家走进太原
4月18日,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以及省内的知名青年企业家汇聚太原,参加2025年全国知名青年企业家“太原行”活动,共同助力太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志刚出席主题会议并致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宋毅方参加。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统战
大兴区应急管理局科学指导安全生产观察哨企业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大兴应急】为确保安全生产观察哨机制取得实效,4月17日,大兴区应急管理局在安全生产观察哨第一次例会上率先动议事项,为观察哨企业做好表率,提振信心。本次动议事项,重点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旨在解决危化品监管企业与评审单位对接不畅、了解不充分、选择范围窄等问题。按照议事规则,区应急管理局于